主页>世界之最>详情

什么蛇最毒

villain/2022-09-08/61阅读 /0评论
什么蛇最毒简介:

什么蛇最毒

一、什么蛇最毒

最毒的蛇

中名:内陆太攀蛇

学名:Oxyuranus Microlepidotus

分布:澳洲中部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干燥平原、草原, 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卵生

二、世界上最毒的蛇

最毒的动物

南美洲和中美洲的毒剑蛙能分泌致使的物毒素。金色毒剑蛙的皮肤分泌物的毒性是最强的。科学家在处理标本时必须戴上厚厚的手套。

最毒的蛇

世界上最毒的蛇是贝尔彻海蛇,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它的毒性比任何陆地蛇大许多倍。陆地上最毒的蛇是澳大利亚西部的长1.3米的小型蛇,一条蛇的毒液能毒死25万只老鼠。

最长的致命蛇

这条和英国伦敦动物园的管理者在一起的网状花纹蛇,通常长度超过6.25米。它们能用长长的身体缠住猎物,最终将其杀死

最毒的鱼

红海和印度洋一太平洋地区的河豚有一种致命毒素,属最有威力的非蛋白质毒素中的一种,这种毒素存在于鱼的卵巢、血液、肺、小肠及皮肤里0.1克就足以在20分钟内毒死一个成年人。

发现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海里的石鱼具最大的毒腺,它的鳍的脊骨含有毒素,人只要一碰就会丧命。

最毒的水母

过去100年里,澳大利亚沿岸的盒水母的毒液已杀死至少70人,据称,如没有足够的药物,一些受害者会在4分钟内死去。一种有效的抵御工具是用妇女的长袜,水母蜇人的器官不能穿透这种物质。

三、什么蛇最毒?

从毒液毒性来说,世界上最毒的蛇是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的裂颊海蛇,它的毒性比任何陆地蛇大许多倍。 陆地上最毒的蛇是澳大利亚西部的最毒的陆生蛇就是内陆太攀蛇(以前叫内陆盾尖吻蛇) ,一条蛇的毒液能毒死25万只老鼠。

从排毒量来说,最危险的蛇是眼镜王蛇(好像俗名是过山风),排毒量大,而且基本无血清可以救治,被咬三分钟之内就可以见到佛祖(或者耶稣),在中英文的文籍里面都有记载。
在非洲,黑曼巴是最富传奇色彩及最令人畏惧的蛇类,不仅有着庞大有力的躯体, 致命的毒液, 更可怕的是它的攻击性及惊人的速度. 民间有传说它在短距离内跑得比马还快, 更有传说一条遭围捕的黑曼巴, 几分钟内竟杀死了13个围捕它的人!(呵呵,我之前在它的图片旁弄错了)虽然这只是传说, 且先不论属实与否, 但黑曼巴的确是世界上速度最快及攻击性最强的蛇类.

国内伤人率较高的有尖吻蝮(五步蛇),舟山眼镜蛇,东南亚伤人率最高的是圆斑蝰
这三种在上面的图片里都有,大家可以自己找找

另外,毒蛇咬伤的症状可以是(神经毒):局部疼痛、肿胀、麻木,齿痕无渗液。出现四肢无力、流涎、恶心、吞咽困难、头昏眼花、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复视、语言障碍、四肢瘫痪、呼吸浅慢,或有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昏迷、抽搐。严重者可发生呼吸、心跳骤停


世界最毒的太攀蛇. 神秘而令人恐惧的喜玛拉雅白头蛇. 纳米比亚沙漠测行蛇. 裂须海蛇,最毒的蛇之一. 黑树眼瞪蛇. 非洲的节脚蛇. 北美最长最毒的东部菱斑响尾蛇. 北美西部代蛇

四、世界上最毒的五种蛇?

世界上最毒的蛇有:

神秘而令人恐惧的喜玛拉雅白头蛇

世界最毒的太攀蛇

裂须海蛇,最毒的蛇之一

纳米比亚沙漠测行蛇

黑树眼瞪蛇

非洲的节脚蛇

北美最长最毒的东部菱斑响尾蛇

北美西部代蛇

五、世界上哪种蛇最毒

最毒的蛇:名称:

内陆太攀蛇,以前叫做内陆盾尖吻蛇,学名细鳞太攀蛇(Oxyuranus microlepidotus),内陆太攀蛇是它的英文名Inland Taipan翻译过来的,它还有沙漠猛蛇、内陆泰攀蛇、内陆泰潘蛇、凶猛太攀蛇、大斑蛇等别名。

命名人和命名年代: Mccoy,1879

分类:

内陆太攀蛇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新蛇下目——眼镜蛇科——眼镜蛇亚科——太攀蛇属。

形态:

内陆太攀蛇的形体比普通太攀蛇要小,成蛇也仅为2米左右(合9英尺),内陆太攀蛇的头部扁平,略尖,眼睛相对较大。内陆太攀蛇有灰色到黄褐色的鳞片,这些鳞片有时会镶有细黑边。躯干部为褐色或橄榄绿色,腹部为黄白色,而头部则为黑色或有黑色斑纹,毒牙长7.0—13.0毫米。

分布范围: 内陆太攀蛇栖息于澳大利亚中部干旱的平原与草地。

生活环境:

内陆太攀蛇栖息于人迹罕至的干燥平原、草原、荒漠及干枯河床等地。它们常栖身于鼠穴(洞穴原来的主人经常会被它们吃掉)、较深的地表裂缝或凹洞,有时也寄居于石缝和墙洞中。

食物:

内陆太攀蛇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内陆太攀蛇经常在河滩地上干硬的泥巴裂缝中猎食啮齿类及小型有袋动物。

攻击与防御:

内陆太攀蛇在捕食或受到惊扰时会将前半身成S形挺立起来,攻击速度极快,几乎快到人眼无法看得见,是世界上攻击速度最快的毒蛇,往往猎物还没来得及反应,已被它的毒牙连续咬了二三下。当它采取防御姿势时,身体会抬离地面。

繁殖: 内陆太攀蛇为卵生蛇类,每次产约12~20枚卵。

毒性:

内陆太攀蛇是陆地上最毒的蛇。内陆太攀蛇的毒液使受试生物死亡一半所需的绝对量(LD50)只有0.0021mg/kg,但排毒量达125mg—400mg,比响尾蛇毒性强300倍,约相当于眼镜王蛇的20倍,与钩鼻海蛇(Enhydrina schistosa)的致死情况与不相上下,在动物毒素学上足以排到前十位。它每咬一次受害者,其一次排出的毒液能在24小时内毒死20吨的猎物,这相当于25万只小白鼠、100个成年人或两头非洲大象的重量。内陆太攀蛇的毒液在短短的15秒内可以完全杀死一成年人。

内陆太攀蛇的毒素种类为神经毒素和心脏毒素。它的毒液分子是从一个名叫尿钠排泄缩氨酸的蛋白质家族进化而来,在脊椎动物中,这些缩氨酸的作用是使心脏周围的肌肉松弛的。

内陆太攀蛇的祖先在蛇毒中产生这些蛋白质,随时间的推移,这种蛋白质松弛肌肉的能力越来越强。进化到今天,只要接触到太攀蛇的毒液,它们的猎物的大动脉中的血压就会迅速下降,发生血块凝结,猎物因此而死。

内陆太攀蛇剧毒中的神经毒素主要作用于人体的神经和肌肉接合点,抑制和麻痹神经末梢,阻断肌肉与神经的联系。患者一开始会头疼、恶心、呕吐,继之以腹痛、晕眩和视力模糊,严重者还会痉挛和昏迷,并最终导致呼吸系统瘫痪。它还会造成受害者大出血、严重的肌肉损伤及肾衰竭,它的毒素中还含有能破坏肌肉组织及阻止血液凝固的毒蛋白。

内陆太攀蛇不仅是毒性最强的蛇,而且咬对手时注入的毒液数量也较多,一次所注入的毒液最多可达几百毫克,毒性之强烈,常常是它对猎物发起袭击后尚未松口,猎物已丧命,或猎物尚未察觉自己遭受伤害,就因毒性发作失去知觉。

对人类的威胁:

人和其它动物一旦被内陆太攀蛇咬伤之后,会在片刻之间昏迷,很快死亡。历史记录表明,在抗太攀蛇的蛇毒血清发明之前,只有两人在被太攀蛇咬伤后侥幸逃脱一死。但是此蛇分布于人迹罕至的荒漠,是十分稀有的蛇种,生性害羞,见人就躲,另外澳大利亚政府也早已对这种著名的毒蛇有所防范。

本文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